股市熱點(近期股市熱點)
記者 龍力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陰云”的籠罩下,A股市場整體表現靚麗,幾大主要指數悉數實現上漲。期間,創業板注冊制于8月24日起正式實行,A股市場生態迎來了很多新的變化。申萬一級行業看,電氣設備、休閑服務、食品飲料、醫藥、國防軍工等漲幅居前,房地產、通信、服裝紡織等跌幅較大。
如今,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新一年的市場博弈即將拉開序幕,2021年A股市場投資機會在哪里?界面新聞綜合各大券商觀點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對明年市場行情的預期走向做了梳理。
2021年市場會怎么走?
中金公司:2021年疫情影響將“漸行漸遠”,但增長修復與政策退出“一進一退”,我們對A股市場指數走勢持相對中性看法,根據疫情影響、增長與政策節奏把握階段性與結構性機會是關鍵。階段性來看,當前到未來一段時間,復蘇深化仍是交易主線。待復蘇預期反應更加充分、政策退出更加明確,市場指數整體表現可能開始受抑。我們估計這一時間點可能在明年上半年。
海通證券:21年市場有望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隨著宏觀經濟復蘇至正常水平,宏觀政策也將逐步調整,整體看明年宏觀流動性將不及今年寬松,但微觀流動性依舊充裕。我們預計2021年全部A股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速為15%,市場情緒將從目前的60度進一步上移,明年股市將是“股”舞人心的一年。
招商證券:風格方面,2021年會顯著均衡,機構關注從“抱團300”到“挖票800”。此前機構主要關注核心300,伴隨企業盈利全面改善,值得挖掘的個股機會將會明顯增多。但注冊制全面加速,剩下3000多只股票仍缺乏關注和機會。
中信建投:預期2021年市場整體收益水平將顯著低于2019年和2020年。經濟復蘇后貨幣政策正?;瘞淼牧鲃有赃呺H收緊將主導市場。除此之外,信用風險暴露、人民幣升值影響出口等因素都會對經濟和市場產生影響。市場上行的驅動力主要來自經濟復蘇,全年市場走勢呈現出一波三折的特征。全年最主要行情在2021年一季度,三季度可能還存在著小反彈。建議投資者降低預期,防范風險,把握一季度的行情。
銀河證券:隨著國內外經濟的復蘇,一些滯漲的行業或迎來業績加速期,盈利預期出現反轉的冷門周期行業也將出現投資機會,該特征從2020年四季度起日益明顯,根據盈利周期、疫情和全球貨幣政策等因素推斷,2021年上半年周期股機會強于2020年上半年。當業績反轉行業的公司股價漲幅過快、去杠桿政策重新發力、經濟景氣度可能在2021年下半年進入下行期時,需要重新對行業配置進行再平衡,降低投資風險。
2021年板塊機會在哪里?
界面新聞認為以下三條主線值得重點關注。
主線一:經濟復蘇相關周期品種
2020年,是全球被新冠肺炎疫情籠罩的一年,A股市場也被深深地打上了相應的烙印。
下半年開始,國內疫情形勢基本得到控制,經濟建設逐步開始重啟,但是全球新冠確診病例依然持續增加,疫情防控形勢繼續嚴峻。
目前,全球各地新冠疫苗方面不斷傳來好消息,疫苗接種工作正在逐步推進,疫情形勢向好的趨勢正在形成,在此基礎上,“復蘇”將成為2021年全球經濟的主旋律,圍繞著經濟復蘇相關的方向也將成為市場投資的核心主線之一。
浙商證券分析師王楊在研報中指出,疫苗逐步落地背景下,全球經濟修復,在此背景下,積極關注,大消費中以酒店、電影、旅游、免稅等為代表的可選消費,大周期中以航空和機場為典型代表的低估值,以及以工業金屬為代表的全球定價大宗商品。
德邦證券的分析師蔡一煒也認為可以重點關注景氣向上的可選消費行業,包括地產后周期的家電及輕工行業。同時,可以逐步布局此前受疫情影響較大、且有望迎來底部反轉機會的影視傳媒。受益于經濟復蘇、景氣度顯著改善的周期類行業也值得持續關注。
主線二:農業
農業是立國之本,也一直是國家政策鼎力支持的方向,2021年依然不會例外。在政策的持續聚焦和強有力支撐下,農業板塊的投資機會值得重點關注。
其中,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天風證券分析師吳立等在研報中指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種子問題更為聚焦和重視,在“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的大基調下,種業產業有望得到更快發展。
另外,按照慣例,每年年初都會重磅公布“中央一號文件”,公布的時間一般是在1月底-2月初。在一號文件公布前后,農業板塊幾乎是年年必炒,相關機會也值得重點關注。
主線三:科技股
近年來,中美摩擦日益升級,中國在科技方面被“卡脖子”的短板愈發凸顯,大力發展科技迫在眉睫,政策上也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支持科技企業的發展。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科技創新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線的投資機會值得繼續關注。
銀河證券分析師傅楚雄認為隨著政策不斷扶持和資金助力,國內電子企業有望在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環節實現更多技術突破,加速國產化替代進程,中長期成長空間巨大。
自2020年8月年以來電子行業估值溢價整體呈回落趨勢,表明下半年電子行業資本市場表現由估值擴張轉為盈利的牽引。預計在盈利端的快速增長及估值端的修復下,2021年電子行業市值將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對電子板塊而言,帶來了良好的配置機會。建議投資者關注以消費電子、半導體和面板產業鏈為代表的確定性強的業績高增長板塊,以及Mini/Micro LED、機器視覺、FPC/超薄HDI等技術創新升級的高彈性板塊。
浙商證券的分析師王楊等指出大科技有三條配置線索:其一,就2021年成長性來看,消費電子、電動車、車聯網占優;其二,就環比變化而言,信創和物聯網的2021年盈利增速較2020年提升較為明顯;其三,2021年盈利增速居前,且較2020年進一步改善,有半導體設計、軍工材料、云計算。